凯利泰资方、管理层内斗!董事长袁征被踢出董事会


来源:www.爱游戏    发布时间:2025-04-01 11:42:35

  3月19日下午2点,604位股东及股东代表,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汇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江苑运动城五楼的一个会议室里。

  在这场暗潮涌动的会议里,大家都在迫切地等待着一个结果:骨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凯利泰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到底都有谁?

  5天前,欣诚意刚刚起诉了凯利泰,而欣诚意实控人袁征正是凯利泰的创始人、董事长。这场诉讼不仅将袁征与涌金投资的矛盾公开化,更暴露了双方在战略上的根本分歧。

  矛盾公开化之后,袁征与涌金投资又坐在一起极限争夺董事会的名额。令外界意外的是,作为公司董事长的袁征得票率只有3%,落选非独立董事。这也代表着,袁征即将失去董事长之位。

  只不过,涌金投资也不是大获全胜。在新一届董事会的7位董事中,欣诚意提名的董事占4席,略有领先优势。

  在这场较量中,袁征与涌金投资各有输赢,而新一届董事会选举的结果也只是为这场内斗画上了逗号。能想象,双方的博弈不会就此停止,凯利泰的未来仍然被迷雾笼罩。

  3月14日晚间,凯利泰突然发布了重要的公告表示,上海欣诚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诚意)起诉了凯利泰。

  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公告披露次交易日(3月17日),凯利泰股价下跌6.55%。市场之所以如此恐慌,是因为这场纠纷并不简单。

  天眼查资料显示,欣诚意由袁征、王正民分别持股87.59%、12.41%。其中,袁征是凯利泰的创始人、董事长,而王正民则是凯利泰的总经理。也就是说,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起诉了自家上市公司。

  但实际上,袁征此番起诉的真正意图并不在凯利泰,而是凯利泰第一大股东——涌金投资。

  这场诉讼背后,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是否要向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格泰)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相关方回购凯利泰持有的利格泰全部股权(以下简称:回购议案)。

  其中,袁征一派反对退出利格泰。在董事会就此事表决之时,袁征因关联关系回避表决,投下唯一的一张反对票的王正民表态称,退出利格泰“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未来投资收益的损失”。

  而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涌金投资代表、凯利泰董事王冲认为:“董事会决议退出投资利格泰,才是真正维护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

  在起诉状上,欣诚意控诉袁征在董事会上发言受到阻挠,导致董事会没获得充分有效信息,便通过了回购议案,因此请求法院撤销这一决议。

  至此,双方的矛盾不断发酵,直至袁征选择以起诉方式,将矛盾摆上台面。那么,这场内斗为何突然此时爆发?因为,当下是各方争夺凯利泰话语权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凯利泰股份极其分散,长期没有实控人,涌金投资与欣诚意持股票比例没有过大差距。截至2025年3月11日,欣诚意和袁征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6.38%股权。而天眼查显示,涌金投资持有凯利泰6.99%股权。

  而3月,凯利泰董事会迎来换届选举。在持股票比例极其接近的情况下,谁能在董事会中拿下更多席位,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拿下更多话语权。

  2月28日,凯利泰讨论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提名议案。其中,对于袁征、蔡仲曦、金诗强提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王冲和惠一微(凯利泰第三大股东凯诚君泰代表)都投下了反对票。据悉,蔡仲曦、金诗强均由欣诚意提名。

  一个星期后,涌金投资和欣诚意都开始追加候选人。其中,涌金投资提名WEN CHEN、孔泰,欣诚意提名王正民,加入新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选举。

  其中,袁征、王正民的得票率分别只有3.07%、2.54%,双双落选。这也代表着,袁征很快就要失去董事长之位。

  而在最终选举出来的7位董事中,欣诚意提名的董事占据4席、涌金投资2席、凯诚君泰1席,欣诚意保持了微弱优势,但制衡的格局仍然存在。

  不过,袁征并不会就此退让。3月12日,凯利泰发布的公告显示,欣诚意和袁征明确,后续将继续择机增持公司股份。

  这个进击的动作,被外界视为袁征试图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的信号。很显然,这也为双方后续的博弈埋下伏笔。

  2020年3月,作为B轮投资人,凯利泰向利格泰投资6000万元。2021年4月,公司又作为C轮投资人继续向利格泰增资1945.29万元,两次投资累计接近8000万元。

  这些投资附带回购协议。按照约定,利格泰未能在2024年12月31日(B轮)、2024年11月15日(C轮)前完成合格首次公开发行(IPO)或未发生投资人认可的公司出售事件,触发回购条款。以此来看,这两次投资都触发了回购条款。

  而双方之所以就是否要求相关方回购利格泰股份争执不下,是因为利格泰与袁征关系匪浅。天眼查显示,袁征持有利格泰30.75%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兼法人。

  在利格泰之外,袁征还布局了庞大的投资网。天眼查显示,袁征对外投资企业35家、关联企业43家。在这些与袁征关联的企业中,和凯利泰产生交易的不止利格泰。

  2020年3月,凯利泰向合营公司上海意久泰提供借款1400万元。2023年8月时,公司又表示要将对上海意久泰的714万元借款展期3年。据其披露,袁征曾是上海意久泰的董事长,2023年8月卸任后由王正民接任。

  2020年10月,公司出资1400万元增资上海赛立维;2023年12月,公司又以500万元增资上海赛立维。3年时间里,上海赛立维的投前估值从3.8亿元上涨到6.7亿元,暴增76%。据悉,袁征、王正民均是上海赛立维的股东。

  然而,估值暴涨的上海赛立维并未走出亏损。截至2023年9月30日,其净利润亏损3310万元。

  另据「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不完全统计,凯利泰还曾增资动之医学、收购上海脊光16.67%股权。其中,袁征是动之医学股东、董事。另外,袁征还曾是上海脊光的董事长,他的儿子袁中翼持有上海脊光40.82%股权,是现任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在得到凯利泰增资、收购之时均是亏损,但估值并不低。例如,在收购上海脊光部分股权之时,溢价率高达2298%。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冲直言,凯利泰投资了许多有同业竞争关系的关联企业,认为袁征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养肥自己掌控下的体外公司的嫌疑。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凯利泰方面了解,公司与袁征关联公司产生大量交易,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利益输送?为何频频增资、收购亏损的企业?但截止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对于矛盾,王正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管理团队和资方做好凯利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中短期目标上可能也会产生分歧,为越来越好贯彻各自的管理理念,“我们在游戏规则之下展开合理的竞争。”

  关于袁征与涌金投资之间的斗争,外界很难分辨究竟谁对谁错。只不过,身处其中的投资者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在新一届董事会选举中,袁征获得了927万票,占出席会议的中小投资者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4.5%;王正民获得了766万票,占出席会议的中小投资者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3.7%。

  董事长袁征、总经理王正民管理凯利泰多年,为何得不到中小投资者的支持?在选举现场,是否有中小投资者提出不满?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凯利泰方面了解,但截止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对于袁征来说,凯利泰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2005年,秦杰、袁征等人联合创立了凯利泰,创立至今深耕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2012年,凯利泰成为首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

  上市之后,凯利泰继续拓展业务边界。2014年收购江苏艾迪尔,成功拓展脊柱与创伤等医疗领域;2018年收购美国Elliquence公司,开拓骨科能量平台新领域;2020年控股洁诺医疗公司,切入医疗灭菌服务市场。

  在2020年,凯利泰的股价也达到巅峰——30.53元/股。然而,在2020年之后,凯利泰的业绩明显承压。

  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间,除了2021年营收增速回正(达19.50%)之外,凯利泰有3年时间的营收都在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仅有1.86%的微弱增长。

  2020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其利润起伏更是剧烈,长期在亏损、盈利之间来回震荡。其中,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27亿元、0.21亿元。

  在资本市场,凯利泰也不复昔日光彩。截至2025年3月28日,其股价报收6.22元/股,较巅峰时期下滑80%。

  业绩承压之下,凯利泰似乎有些着急。今年2月,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显示,共有16家医药企业涉贿遭失信等级评定,其中凯利泰被评为“严重”失信企业。

  公告指出,凯利泰存在“向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给予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以使其经营的凯利泰椎体成形手术耗材获得额外的交易机会、竞争优势和销售数量,累计折合85.98万元。

  2月27日,凯利泰在官微发布一则《情况说明》,称上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系公司原经销商所为,且于2023年与该经销商终止合作。

  事实上,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湖北药械集采平台的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行为等级评定结果告知函发布时,凯利泰也出现在该公告中,事后其工作人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这是公司合作的湖北经销商涉案,相关案件在2023年已经判决,我们早就不跟此公司合作了。”

  尽管“犯错的都是经销商”,但凯利泰接连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否值得管理层关注?

  「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梳理凯利泰财报发现,虽存在种种问题,但凯利泰仍不失可取之处。从产品来说,公司多款产品纳入集采,能确保订单稳定。

  此外,公司的现金流也具有一定实力。截至2024年9月末,其货币资金2.25亿元、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8.48亿元,合计10.73亿元,而短期借款仅有1.85亿元,现金流相对充足。

  回头来看,双方博弈的本质是对凯利泰剩余价值、主导凯利泰话语权的争夺。在凯利泰保有吸引力之前,双方的斗争很难结束。